发布文号: 市党办[2005]13号
乌鲁木齐县、各区党委和政府,市属各部、委、办、局、人民团体,各县级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
《关于加强乌鲁木齐市法治建设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的意见》已经市委、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以批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办公厅、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二月七日
关于加强乌鲁木齐市法治建设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的意见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法治保证,也是新的形势赋予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促进我市“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自治区法治建设,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区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新党办[2004]2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乌鲁木齐市法治建设,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市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增强法治观念,把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作为加强首府法治建设的首要环节
各级领导干部,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带头人。在新的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切实增强法治观念,带头学法用法守法,努力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自觉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做到越是事情紧急,越是矛盾突出,越要坚持依法办事。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保障、促进经济繁荣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善于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具体的法治实践中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必须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各区(县)、各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自治区和我市《关于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认真学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安排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落实领导干部各项法律学习、培训和考试考核等制度,保证学法内容的针对性、系统性,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今年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的重点宪法、行政许可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及与社会稳定、反腐倡廉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今后我市每年都要有针对性地确定学法重点。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学习成效,防止图形式、走过场。
要坚持学用结合,促进法治实践。要通过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强化各级干部认真履行法定职责、权利与义务对等、权力与责任统一等意识,提高干部队伍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守法,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好学法用法守法工作。要把此项工作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不断完善依法决策、科学决策程序和规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建立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听证制度、公示制度。要充分发挥我市各级政府专家顾问团尤其是法律顾问的作用,为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并实行对领导干部任职前的法律知识考试制度,研究制定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核与选拔、任用挂钩的办法。要以依法决策为重点,推动依法行政,努力实现由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
二、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普治并举,全面推进普法依法治理
一是抓好各类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制教育,不断提高法律素质。在重点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基础上,还要抓好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学生、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宗教界人士和流动人口等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认真落实中宣部、人事部、司法部《关于在全国公务员中开展学法用法和进行依法行政培训的意见》,继续在全市公务员中开展依法行政培训。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加强对本系统、本部门公职人员专业法的培训,尤其要强化程序法的培训力度,不断增强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宪法意识和维护法治权威的自觉性,增强公正司法和依法行政的能力。教育部门要按照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将青少年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保证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各学校要继续聘请法制副校长,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开展富有成效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认真贯彻《关于规范兼职法制副校长职责和选聘管理工作的意见》,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兼职法制副校长工作的业务培训,帮助、指导他们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及时发现典型,交流推广经验,适时组织评选表彰先进,促进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扎实开展。要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法制教育阵地建设,搞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要重点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知识,尤其要注意学习和掌握世界通行的经济贸易规则,提高依法经营管理的水平和能力,以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快西部大开发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要在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中加强宣传和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其反对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势力的自觉性。要积极组织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学习劳动、治安、租赁、暂住、计划生育、交通、消防、环卫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做到遵纪守法、合法经营,增强依法维权的能力。要重视对农牧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根据农牧民实际,积极探索农牧民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途径,注重与农牧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民主法制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二是继续开展“每月一法”宣传教育活动。重点组织好宪法、行政许可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强与我市社会稳定、发展战略、投资创业和推进城市化进程及与市民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组织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从2004年起,每年4月份为自治宪法、法律宣传教育月。我市各区(县)、各部门和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宪法等法律学习宣传教育活动。要结合“每月一法”宣传,开展送法到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军营、宗教场所、农牧区等活动。各级普法依法治理主管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要积极主动组织、协调和指导,并密切配合,不断加强全市法制宣传教育的整体联动。
三是继续实施我市普法依法治市“一法一实践”工程,大力开展地区、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实践活动。要在市、区(县)、街道(乡镇)三个层次上分别抓好依法治市、依法治区(县)、依法治街(乡镇)的典型,要通过各类试点的法治实践活动,发挥其在普法依法治市中的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要深入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切实落实“四个一”,力求在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创新,引导居民开展社区依法治理,创建文明社区。要根据我市撤村建居工作的需要,深入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及时提供法律服务,确保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要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通过督促、检查和表彰工作,总结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他们依法办事的能力,把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三、抓住制度建设这个主要环节,全面落实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
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制度建设,学会依靠法律和制度推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各级政府和执法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按照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紧密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要把建设法治政府的长期规划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眼前问题结合起来,针对薄弱环节,切实抓出成效。要把认真纠正不正当行政、不规范行政和无法定依据行政行为,作为当前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重点。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施行政行为。要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严格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要依法严肃查处“不作为”和“乱作为”行为。把依法行政、执政为民落到每项具体工作之中。要坚决克服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要依照法律和纪律,严肃整顿执法和司法队伍。要完善规章、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将具体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和个人。坚决纠正只追究单位责任不追究个人责任或者追究责任空泛化、“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
要加快司法改革,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防止司法腐败。要健全依法行使司法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规范办案程序,坚决排除关系网、人情网、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等对司法工作的干扰,保证司法机关依法公正地行使权力。要加大办案过程公开力度,积极解决执行难的问题。要加强司法队伍建设,突出解决为谁执法、执法为谁的问题,促进依法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高效执法。
四、提高立法质量,强化执法检查与民主监督
要适应我市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持续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发展和稳定,加强有关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对外开放、深化行政和司法体制改革以及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政治稳定等方面的立法。要适应法治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地方性法规的“立、改、废”有机统一起来,为全市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推进社会经济生活法制化进程。
要改进立法工作方法,扩大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形成立法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相结合的立法队伍。要建立立法征求意见制度和听取、采纳意见情况说明制度,增强法规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努力提高立法质量。
有关部门要针对法治建设的薄弱环节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责令及时整改。要强化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的内部监督,加大各级检察院行使监督职能的力度。要把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和上级行政、司法机关对下级行政、司法机关的监督以及人民群众、新闻媒体和其他社会组织、人民团体的监督统一起来,形成有效的监督工作机制。要重视加强政府系统的内部监督问题,健全行政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认真实行行政复议制度,加强审计、监察等专门行政监督,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建设为民、廉洁、务实的政府。
五、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建立面向基层、面向大众的规范性法律服务体系
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的要求,积极培育和发展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队伍。要针对律师在执业纪律、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开展教育整顿活动,提升律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律师事业的全面发展。要推进律师机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要加强公证业务建设,打牢公信力的基础,规范业务程序和范围。要合理设置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机构。要进一步推动法律服务进入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并向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延伸,更好地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各级政府要运用法治化手段,加强对法律服务市场的管理。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规范服务主体、服务行为和服务秩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法律服务执业环境。要建立健全法律服务诚信和惩戒制度,强化执业纪律,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要加强法律中介机构党的建设,健全组织,规范活动,发挥作用。
要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努力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律师、公证等部门要按规定积极履行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相关行业都要利用自身的法律人才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六、加强领导,健全和完善保障措施
各级党委对社会法治建设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实行全面领导,形成党委领导协调,人大监督检查,政府有效实施,各级领导带头,社会各界、各族群众广泛参与的依法治市工作格局,扎实推进我市法治建设进程。
要建立完善并切实发挥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和实行领导小组工作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对本地区、本部门法治建设、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研究部署。要把法治建设特别是普法依法治理规划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通盘考虑。要与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促进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认真研究部署,分头检查落实。
要坚持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的议事日程。各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抓好本地区、本部门和单位“四五”普法规划的实施,做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监督。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普宪、普法宣传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予以高度重视。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四五”普法规划的要求,确保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所需经费足额到位,保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正常开展,要以人均0.5元的标准按年度划拨普法经费,分别纳入市、区(县)财政预算,并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标准、增加投入,以保证我市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市工作的发展需要。
二○○五年二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