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现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制订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考试计划》转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独立层次的本科段考试计划,是大学专科毕业后继续教育的一种形式。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考试计划,是针对该专业各类专科毕业生而开考的。全国考委制订的专业考试计划起着统一考试标准的作用,各地都要贯彻执行。请你们依据本计划的要求确定本地开考该专业的考试计划。
各地在执行本计划的过程中有何意见,望及时报告全国考委办公室。
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考试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科段专业的自学考试,是专门为各类高等学校历届专科毕业生取得本科学历设立的一个独立层次的国家考试。它是继续教育的一种新形式,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为各类高等学校专科毕业生开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自学考试,是以专科教育为基础,其总体要求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水平相一致;同时,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应注重考核应考者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历的层次和规格
本专业本科段各门课程采用学分制计算。
每门课程考试合格后,发给单科合格证。
凡按照本专业本科段考试计划规定取得9门必考课和3门选考课合格成绩,学分累计达86学分以上,通过毕业考核,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本科毕业证书。
凡外语成绩合格的本科毕业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由国务院已授权的主考高等院校授予学士学位。
三、专业的基本要求
本专业造就和选拔具有汉语言文学的文字、教学和研究工作能力和其他有关能力的专门人才。
在政治上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和文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本专业各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四、考试课程与学分
本科段必考课、选考课及其学分数如下:
序号 考试课程 学分
必考课
1 政治经济学 6
2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包括当代) 8
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12
4 古代汉语 10
5 中国通史 8
6 语言学概论 4
7 中国现代文学史(包括当代) 6
8 中国古代文学史 8
9 外语 14
选考课
1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 4
2 美学 4
3 中国文学批评史 4
4 西方美学史 4
5 《文心雕龙》研究 3
6 《诗经》研究 3
7 楚辞研究 3
8 《史记》研究 3
9 李白研究 3
10 杜甫研究 3
11 韩愈研究 3
12 宋词研究 4
13 苏轼研究 3
14 中国小说史 4
15 《红楼梦》研究 3
16 中国戏曲史 4
17 鲁迅研究 3
18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3
19 民间文学 3
20 儿童文学 3
21 比较文学 3
22 莎士比亚研究 3
23 巴尔扎克研究 3
24 托尔斯泰研究 3
25 高尔基研究 3
26 当代外国文艺思潮 3
27 文字学 4
28 音韵学 4
29 训诂学 4
30 汉语语法理论 4
31 汉语史专题研究 3
32 中外工具书使用法 4
33 文艺心理学 3
34 中国哲学史 4
35 自然科学概论 3
毕业考核
1 语言课综合考试 文学课综合考试(选一)
2 毕业论文
说明:
(1)年龄在35周岁以上的应考者可以申请免考外语。免考外语后须加考3门选考课,学分不少于10学分。
(2)本专业本科段共列35门选考课,各地根据本地区情况可从中或另行确定若干门为选考课。但要求应考者必须从中选考3门,并达到10学分以上。
(3)文学作品课是指以作品为主,辅之以文学史;文学史课是指以文学史为主,辅之以作品。
(4)本专业本科段毕业必须通过毕业考核。应考者须在取得本科全部必考课(免考外语者必须加考3门选考课)和3门选考课合格成绩(考外语者86学分,免考者82学分)后,方可参加毕业考核。毕业考核采取综合考核和撰写毕业论文两种方式,采用何种方式(包括毕业论文的学分数)由各地自行规定。综合考试分语言课、文学课两类,由应考者自选一类。综合考试注重考核(不是重复考已经考过的课程)应考者应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撰写毕业论文的考核方式时,应考者须通过论文答辩。
五、专业基础课程说明
(一)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内容包括“五四”以来各时期的优秀作品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它与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互相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五四”以来优秀的和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根植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现实土壤上的新文学。它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既继承了我国古代文学的优秀传统,又吸收了外国进步文学的养料,具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学价值。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自学者分析和鉴赏现代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修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使自学者初步了解现代文学的面貌,从而为进一步学习现代文学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是一门学习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和具有代表性文学作品的基础课。
从先秦到近代的优秀作品和代表性作品,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良传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学者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部分代表性作品获得较深入的理解,培养自学者阅读文言文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是阅读古代典籍的工具课。通过文字、音韵、训诂、语法等知识的学习,培养自学者初步具备阅读一般文言文的能力。
(四)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论述语言的本质、语音、词汇、语法、起源、发展、分类、文字等八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学完这一门课程,要求能够初步树立科学的语言观,获得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并且初步具备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分析语言现象的一定能力。
(五)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一门研究“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在无产阶级思想领导下发展历史的学科。它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必修的基础课。
本课程要求:1.正确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特点以及各个历史时期文艺社团、流派的兴衰和演变。2.历史地全面地分析、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3.系统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文艺运动、文艺思潮和文艺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
(六)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一门论述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学科。它是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中国古代文学具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和鲜明的民族特点。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学者获得一定文学史知识,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并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分析作品的能力。
六、必读书目和参考书目
必读书目列有数种者,是供各地从中选定一种(有注明者除外);本计划所列的并由各地从中选定的选考课,除所列中国文学批评史等4门举例课程外,其他均由各地自行确定必读书目和参考书目;外语课除公共英语课外,其他语种及其学习书目,由各地自行确定。
1.必考课:
(1)政治经济学
必读书:
《政治经济学》 (全国组编本) 宁玉山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0年
参考书:
《政治经济学教材》 蒋学模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政治经济学教程》 宋 涛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2)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包括当代部分)
必读书: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 (包括当代部分,上、下册) (全国组编本) 钱谷融 吴宏聪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987年
参考书: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 (修订本) 钱谷融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必读书: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一册~四册) (全国组编本) 徐中玉 金启华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
《中国古代文学精解》 陆 坚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简编本 (上、下册) 朱东润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4)古代汉语
必读书:
《古代汉语教程》 (上、下册) (全国组编本) 李玲璞 郭锡良主编 语文出版社出版 1991年
全国组编教材出版前,以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上、中、下册)为必读书。
参考书:
《古代汉语精解》 李玲璞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1990年
《古代汉语》 (上、中、下册) 郭锡良等编 北京出版社出版
《古代汉语》(一册~四册) 王 力主编 中华书局出版
(5)中国通史
必读书:
《中国通史》 (全国组编本) 王连升主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1年
全国组编本教材出版前,以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和《中国通史纲要续编》为必读书。
参考书:
《中国通史纲要》 白寿彝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通史纲要续编》 白寿彝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9年
《中国史纲要》 (一册~四册) 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古代史》 朱绍候主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简明中国近代史》 陈振江主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6)语言学概论
必读书:
《语言学概论》 (全国组编本) 邢公畹主编 语文出版社出版 1991年
全国组编本教材出版前,在高名凯、石安石主编《语言学概论》,叶蜚声、徐通锵著《语言学纲要》两种教材中任选一种。
参考书:
《语言学概论》 高名凯 石安石主编 中华书局出版
《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 徐通锵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7)中国现代文学史 (包括当代部分)
必读书:
《中国现代文学史》 (包括当代部分) (全国组编本) 吴宏聪 范伯群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1年
参考书: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 唐 弢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 (上、下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 山东大学等22院校编写 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新文学史稿》 (修订本) 王 瑶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中国现代文学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等三院校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8)中国古代文学史
必读书: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上、下册)(全国组编本)章培恒主编 上册1991年、下册1992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全国组编本教材出版前,在游国恩、肖涤非等编《中国文学史》(一册~四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一册~三册),刘大杰著《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中、下册)三种教材中任选一种。
参考书:
《中国文学史》 (一册~四册) 游国恩 肖涤非等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文学史》 (一册~三册)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文学发展史》 (上、中、下册) 刘大杰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9)外语
必读书:
《英语》 (重印本)第一、二、三册 许国璋主编 商务印书馆出版
《英语语法手册》 薄 冰 赵德鑫等编 商务印书馆出版
2.选考课(举例)
(1)中国文学批评史
必读书: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上、中、下册) 王运熙 顾易生等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
《中国文学批评史》 (新一版) 郭绍虞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朱东润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敏 泽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杜甫研究
阅读参考书:
《杜少陵集详注》 仇兆鳌著 中华书局出版
《读杜心解》 (一册~三册) 浦起龙著 中华书局出版
《杜甫诗选》 肖涤非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
《杜甫研究论文集》 (一册~三册) 中华书局出版
《杜甫传》 冯 至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杜甫诗论》 傅庾生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杜甫诗论丛》 金启华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3)鲁迅研究
必读书(均学):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朝花夕拾》 《野草》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鲁迅杂感选集》 瞿秋白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南腔北调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鲁迅全集》第五、六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
《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 (上、下册) 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鲁迅传略》 朱 正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4)汉语语法理论
必读书:
《语法讲义》朱德熙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