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文号:
一、经贸信息工作的方针和目标
国家经贸委承担着监测和调节国民经济日常运行、拟定并组织实施国家产业政策、对企业实行宏观管理和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组织拟定工业与商贸方面的综合性经济法规和政策、推进结构调整、指导工商企业投资和商业性银行贷款方向、研究和指导流通体制改革、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等重要职责。
经贸信息工作作为全国经贸工作的重要基础,其职责是:为国家经贸委、委管国家局及各地经贸委履行宏观调控职责,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保障;推进全国经贸系统信息化建设,提供工作指导、组织协调、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积极推动企业信息化,逐步开展信息的社会化服务工作。
经贸信息工作的方针是:以企业信息工作为中心,监测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跟踪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进程,反映产业政策与行业规划的实施及结构调整的进展和成效。根据这个方针,经贸信息工作的总体目标是:
(一)把经济信息部门建设成为实现宏观经济决策的信息依托
通过对经济运行的预测、监测,对各类信息的分析和研究,为国家经贸委、委管国家局和各地经贸委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二)把经济信息部门建设成为实施宏观调控的信息通道
为调节国民经济日常运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规范市场、调节流通、拟定并组织实施产业政策与行业管理、拟定工业与商贸方面的综合性法规和政策、确保宏观调控职能的完整有效实现,提供现代化的管理信息通道。
(三)把经济信息部门建设成为服务于经贸工作的信息技术基地
为经贸系统提供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维修,开发应用系统,积极开展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培训,推进信息技术在经贸工作领域更广泛的应用。
(四)经济信息部门建设成为以经贸信息为核心,并综合有关信息的信息枢纽
通过收集整理全国经贸系统各种经济与技术、法律与法规等信息,以及国民经济综合信息,建立各种专用数据库系统,为国家经贸委、委管国家局和各地经贸委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围绕上述目标,经贸信息工作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全力为国家经贸委和委管国家局提供宏观调控的信息保障;第二层次是积极为地方经贸委提供信息服务;第三层次是逐步推进信息的市场化进程。为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建立全方位的信息体系。
二、建立全国经贸信息体系的总体设想
为适应全国经贸工作的要求,提高信息工作的质量,加快经贸信息工作系统建设,必须建立现代化的经贸信息体系。建立全国经贸信息体系的要求是:技术领先,运行稳定,反应及时,保障有力,准确安全。这个体系由以下五个系统构成。
(一)以国家经贸委各司局为主体的司局系统
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国家经贸委各司局履行职能中的信息,实现全国经贸委信息系统网上的查询,保障经贸系统政令统一、步调一致。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编程、明确责任、司局上网”的原则,由经济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指导,司局设专人承担司局系统的信息上网、入库和日常维护工作。
(二)以委管国家局为主体的委管局系统
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委管国家局拟订行业规划,实施行业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在确保管管国家局行使行业信息管理职能、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前提下,实现信息在不同行业间的相互交流、在全国经贸系统内上下沟通、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及时传递。委管国家局信息中心承担行业子系统的信息上网、入库和日常维护工作。
(三)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为主体的地方系统
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地方经贸委在行使与国家经贸委相对应的各项职能过程中,所掌握的区域经济信息,并及时传递到国家经贸委。各地经贸委信息部门承担地方子系统的信息上网、入库和日常维护工作。
(四)以试点城市为主体的城市系统
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试点城市在优化资本结构试点中,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发挥城市综合配套功能等方面的信息。试点城市经贸委信息部门负责城市子系统的信息上网、入库和日常维护工作。
(五)以重点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系统
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生产经营、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信息。从重点企业起步,逐步扩大与企业的直接联网范围。重点企业的信息中心承担各企业子系统的信息上网、入库和日常维护工作。
建设全国经贸信息体系,要借助多种手段,利用各方面的资源。要依靠并服务于委管国家局和各地经贸委,逐步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为此,要求委管国家局、各地经贸委对经贸信息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同时,各级经贸信息部门也要积极开拓,面向市场筹集发展资金。
三、当前工作重点
1998年是经贸信息工作承前启后、开拓前进的关键一年。按照“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优先实现国家经贸委委内司局信息网络的开通,实现国家经贸委与委管国家局信息网络开通,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家经贸委与省市经贸委的信息交流,逐步开发经贸信息体系的各层次系统。做好经济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研究。建立与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及专业管理部门间的经济信息交换渠道,建立规范管理、统一口径、安全快捷的信息管理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金企”工程建设。
(一)加强经济分析和决策咨询工作
在认真做好信息收集整理、加工汇总等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研究。重点是国民经济运行的监测与预测;通过对国家重点企业的跟踪,及时反映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进程和“抓大放小”战略的实施成效;通过对“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上报信息的专题分析,反映国有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和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进展;通过跟踪工业结构的调整,提供行业发展变化的分析报告;根据国家经贸委、委管国家局和各地经贸委领导的需要,及时有效地提供数据信息和研究素材。
(二)建立信息归口管理制度 通过远程通讯系统,分步实现与委管国家局、省级经贸委、试点城市经贸委和重点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同时,加快与经济综合部门、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和统计部门的信息交换。为实现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和信息来源的权威可靠,今后凡涉及到与经贸系统外的有关部门定期的信息交换,将逐步由经贸信息部门统一归口管理。
(三)加快信息网络建设
国家经贸委信息系统的开通和运行,是开展信息工作的重要技术基础,也是奠定对外合作、开拓经贸信息联网的基础。通过国家经贸委信息网络开通,实现委内司局间的信息联网,实现与委管国家局和地方经贸委的信息联网,尽快实现与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的直联。建立有较强安全机制的远程通信体系,实现通讯系统和网络平台一体化。
(四)认真做好应用系统开发
按照国家经贸委新的职能要求,认真做好国家重点企业、“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中财办联系企业、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对外经贸合作项目、经贸政策法规、全国工业及国有工业、宏观经济综合信息等数据库的开发和使用。认真做好技术创新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心城市工业经济信息系统、抗灾救灾管理信息系统、兼并破产计划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查询系统,以及运行、电力、医药、安全生产、企业稽查等管理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按照国家经贸委解决“计算机2000年问题”工作小组的统一部署,委管国家局和各地经贸委信息部门要认真做好相应的配合工作。